七月十七日昧爽

晓雾殊未明,坠月欲无焰。楼头弹指人,忽有山河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朦胧而富有哲思的清晨场景,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

开头两句写黎明前的朦胧景象:晨雾浓得连天亮都看不清,西沉的月亮暗淡得几乎看不见光芒。这里用"未明"和"无焰"两个词,营造出一种模糊不清、似有若无的微妙氛围。

后两句突然转折:高楼上有人轻轻打了个响指,刹那间却产生了对万里江山的深沉思绪。这个"弹指人"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虚构的形象。"弹指"这个细微动作与"山河"这个宏大意象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人类渺小个体面对广阔天地时的心灵震撼。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通过黎明时分最朦胧的光线、最轻微的动作,触发最宏大的思考。就像我们有时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对生命、对世界产生深刻的感悟。诗人把这种玄妙的心理体验,用短短20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