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水赠草亭狄隐君归京城

河之水,瀰而黄,十月北风吹大霜,送子欲往愁无梁。

斲冰嵯峨冻地裂,鸹鸧呼寒堕其翮。单车匹马从南来,踣铁交蹄五花白,北渡河流望燕月。

初月剪剪如弯眉,征夫道上愁别离。青峰石壁猿夜啼,橡粟寒落林头枝。

何年结亭海子隅,亭成祇爱西山住。閒歌白石看秋云,却卧紫萝听暮雨。

门前十二杨柳株,可以坐钓秋江鲈。画船丝发照碧水,风骨自是仙人徒。

人言京国求官好,君独辞官事幽讨。西山白雪深于云,期子餐之以终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辞官归隐的生活,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隐逸生活的自由与超脱。

开头用黄河水、北风、寒霜等意象,营造出萧瑟的氛围,暗示离别的不舍。"愁无梁"(无桥可渡)象征前路艰难。接着用"斲冰嵯峨"(冰层高耸)、冻裂的大地、寒风中坠落的鸟羽等画面,强化了严冬的冷酷。

诗中用"单车匹马"的孤独形象和"弯眉"般的初月,表达了征夫(远行者)的离愁。青峰石壁间的猿啼和橡果落下的声音,更添凄凉。

后半段笔锋一转,描绘隐士生活的惬意:在海子边建亭,闲看秋云,卧听雨声,门前垂柳下钓鱼,画船映碧水。这些画面充满宁静之美,与前半段的严寒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点明主题:世人争相求官,而隐士却选择辞官归隐。"西山白雪"象征高洁,隐士愿以雪为食(比喻清贫自守),在此终老。全诗通过对比世俗追求和隐逸生活,赞美了不慕荣利、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