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在甘肃平凉旅居时的孤独感慨。
开头"最是秋天不肯明"用拟人手法说秋天故意不让天亮得早,其实是表达诗人长夜难眠的痛苦。"萧萧白发已潜生"写自己不知不觉长了白发,暗示岁月流逝的无奈。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人间太阳不会倒着走("回三舍"用典故说太阳退行),可枕上的愁苦却能一直持续到天亮前("六更"指天快亮时)。提到崆峒山(道教圣地)和陇水(甘肃河流),说如今没人去访道修仙了,只听见流水声依旧,暗含物是人非之感。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感叹自己年纪大了,事业无成("身事俱迟暮"),却还要像无根浮萍般寄居在这座古城。全诗通过秋夜、白发、流水等意象,把中年人的失意、孤独和对时光飞逝的焦虑,写得既含蓄又深刻。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惨",而是用失眠、长白发、听水声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愁绪,这是古典诗词"借景抒情"的典型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