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浣溪纱 自题菊梦词

辛苦回灯忆梦时。
梦馀遗恨满天涯。
丛菊赚人多少泪,况梅枝。
酒畔光阴银凿落,曲中消息玉参差。
雪虐霜欺须拌(去声)得,鬓边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深夜独坐灯下,回忆梦境后的孤独与感伤。

上片写梦醒后的怅惘:
- "辛苦回灯忆梦时":深夜点灯回忆梦境很费神,暗示梦的内容让人难以释怀。
- "遗恨满天涯":梦醒后只留下无尽的遗憾,像弥漫在整个世界。
- "丛菊赚人多少泪":看到菊花就让人落泪(菊花常象征高洁或哀思)。
- "况梅枝":更何况还有梅花(梅花常代表坚贞),更触动愁绪。

下片写借酒消愁:
- "酒畔光阴银凿落":用银酒杯喝酒消磨时光("凿落"指酒杯)。
- "曲中消息玉参差":听着断续的乐曲("玉参差"指箫笛类乐器),心事起伏。
- 最后两句是自我宽慰:就算生活像风霜般严酷("雪虐霜欺"),也要豁出去("拌得"就是拼得)承受,哪怕白发渐生("鬓边丝")。

全词用"菊""梅""霜雪"等意象,塑造出一个在寒冷孤寂中坚守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前路艰难,却依然选择坚持的倔强——就像菊花在秋霜中开放,梅花在雪地里绽放。这种"明知会受伤还是要做"的决绝,让整首词在忧伤中透着一股力量感。

写作手法上,作者很擅长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情感:用"银酒杯"代表借酒消愁,用"乐器声"暗示心事杂乱,用"风霜"比喻人生磨难,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的情绪。

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