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闷

破屋如舟只浮住,茫茫鱼鳖是比邻。
频年大块无乾土,何处巢居著老身。
万顷汞田春涝富,数声雷腹晓餐贫。
诗书不饱还堪遣,开卷时时感昔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水闷》描绘了一个被洪水围困的贫苦老人的生活困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画面感,传递出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首联“破屋如舟只浮住,茫茫鱼鳖是比邻”用夸张的比喻,把破旧的房子比作漂浮的小船,周围全是鱼鳖,暗示洪水泛滥,家园被淹,老人只能困在破屋里,与鱼鳖为邻。这种写法既形象又带点黑色幽默,突显了生活的荒诞和艰辛。

颔联“频年大块无乾土,何处巢居著老身”进一步写洪水的持久性——连年水灾,找不到一块干燥的土地,老人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巢居”二字暗指像鸟一样无处安身,强化了漂泊无依的悲凉感。

颈联“万顷汞田春涝富,数声雷腹晓餐贫”形成强烈对比:洪水让农田变成“汞田”(像水银一样反光的水面),看似“富”足,实则是灾难;而老人只能听着雷声(或饥肠辘辘的“腹鸣”),在清晨饿着肚子。这里用“富”反讽,暗指自然无情,人却遭殃。

尾联“诗书不饱还堪遣,开卷时时感昔人”是全诗的情感升华——尽管读书不能填饱肚子,但老人仍通过阅读与古人对话,在精神上寻找慰藉。这种在绝境中坚守文化火种的态度,让苦难有了超越性的意义。

全诗以洪水为背景,用“破屋”“鱼鳖”“汞田”等意象构建出一个潮湿压抑的世界,而老人面对灾难时的坚韧与对文化的执着,又让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光亮。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能让现代读者直观感受到古代底层百姓的生存困境,以及文化精神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