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干粗活的小人物自嘲的故事,读起来特别接地气。
前两句像两个快镜头:一个满头灶灰的伙夫在烧火,一个扫地的被扬起的灰尘扑了满脸。这里用"执爨"(烧火)、"扫地"这种最普通的劳动场景,加上"灰满头""尘扑面"的夸张描写,一下子让我们看到底层劳动者狼狈又真实的模样。
后两句笔锋一转,这个干活的人跑到岩石下发呆,突然想通了:"原来我这么倒霉,都是因为不会来事儿啊!""不著便"就是现代人说的"不会钻营""不懂变通",这种自嘲里藏着对现实的无奈——明明勤勤恳恳干活,却总是过得不如意。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道理藏在日常琐事里:通过烧火扫地这种谁都见过的场景,道出老实人在社会上吃亏的普遍现象。最后那个"细思量"特别有生活气息,就像我们干活累瘫了,坐在路边突然想通某些事时的状态。这种用家常话讲人生智慧的手法,让诗既亲切又有嚼劲。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