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龙山惠柱杖并求石铫四首

捷径新来竞朵颐,登山有道只逶迟。
瘦藤独立西风上,看尽坡头万马驰。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画面和比喻,表达了一种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捷径新来竞朵颐,登山有道只逶迟"说:现在很多人都在抢着走捷径(比喻急功近利),但真正懂得登山之道的人,却选择从容不迫地慢慢前行。这里用登山比喻人生道路,暗示真正的成功需要踏实积累。

后两句"瘦藤独立西风上,看尽坡头万马驰"特别精彩:一根细瘦的藤杖(其实是老人用的拐杖)独自挺立在秋风中,静静看着山坡上万马奔腾般的喧嚣景象。这个画面既孤独又充满力量——瘦藤代表诗人自己,虽然看似弱小,却能超然物外;"万马驰"比喻世人追逐名利的匆忙,而诗人就像旁观者,保持着自己的节奏。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登山、瘦藤、奔马等具体形象,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说得生动有趣
2. 通过对比(瘦藤vs万马),突出了坚守自我的可贵
3. 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最后那个"瘦藤看奔马"的画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简单说,这就是一首"不要跟风,做自己"的哲理诗,用几个鲜活的比喻告诉我们: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步调才是真正的智慧。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