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四首

眼空四海恣纵横,鼻孔辽天信脚行。
拿得电光为火把,却来日午打三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狂放不羁、超越常规的修行者形象,充满禅意和想象力。

第一句"眼空四海恣纵横":主人公眼界开阔,看透世间万物,行为自由不受约束。就像一个人站在高处俯瞰大地,内心毫无挂碍,随心所欲地生活。

第二句"鼻孔辽天信脚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主人公的豪迈。鼻子朝着辽阔天空,漫无目的地随意行走,展现一种彻底放下执着的洒脱状态。

第三句"拿得电光为火把":主人公居然能把闪电当作火把使用,这种超现实的想象表现出他突破了自然规律,掌握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力量。

最后一句"却来日午打三更":中午时分却敲响了三更(半夜)的钟声,故意颠倒时间概念。这种反常理的行为暗喻修行者看破表象,达到了超越常规认知的境界。

全诗通过一系列夸张、反常识的意象,生动展现了一个得道高僧眼中"万物皆空"的世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在于打破常规思维,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世界。就像诗中的主人公,能够把闪电当火把,把正午当半夜,这种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对事物本质的透彻领悟。

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