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了残经赞

数黑豆子老和尚,石上松根得意时。
自怜末后一句子,只许天边明月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和尚在深夜独自参禅的画面,充满禅意和人生哲理。

"数黑豆子老和尚"用日常生活中的黑豆比喻佛珠,展现老和尚日复一日的修行生活。"石上松根得意时"描写老和尚坐在山石松树下,进入物我两忘的禅定状态,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老和尚在修行中突然领悟了某种人生真谛,但这种感悟太过玄妙,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有天边的明月能懂。这里的"末后一句子"暗指佛教"不可说"的最高境界,而明月则象征着纯净永恒的自然真理。

整首诗通过朴实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修行者追求真理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最深刻的领悟往往无法言传,需要用心去感受。就像老和尚在寂静中与明月对话,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顿悟时刻。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