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公胡为而生、胡为而死,难索解人,平居志在千秋,有血性,有心肝,求于今时曾见几;
我言之则听、谏之则从,可云知己,此后身谁与属,将安放,将安仰,每思旧德益潸然。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直白而深情的方式,表达了对逝者张百熙的痛惜与怀念。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上联用两个"胡为"开头的质问,像普通人失去亲友时都会发出的感叹:"您为什么就这样走了?"作者坦言自己无法理解生死之谜,但紧接着用"有血性、有心肝"这样接地气的形容,刻画出一个正直热忱的形象,并感叹这样的人物在当今实在太少见了。

下联转为回忆两人情谊。用"我说您就听,我劝您就接受"这样生活化的描述,展现彼此信任的知己关系。"将安放,将安仰"像是失去依靠后的茫然自语,最后"每次想起就忍不住流泪"的直抒胸臆,比任何华丽辞藻都更有感染力。

全篇最动人的是它的"真"。没有堆砌典故,就像对着逝者说家常话:从最初的难以接受,到回忆往事的温暖,再到面对现实的悲痛。这种层层递进的情感,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失去挚友的哀伤,以及对这个正直之人离世的惋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