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
盘石琢深齿,贯轮激清陂。
运动无昼夜,柄任谁与持。
霹雳驾飞雪,盛夏移冬威。
功成给众食,势转随圆机。
翻思兵家言,千仞俯可窥。
又想对明月,大壑投珠玑。
睥睨巧匠手,不使差毫釐。
牛驴免穿领,僮仆逃胼胝。
利用固已博,沉吟岂虚辞。
愿将水磨篇,荐之调鼎司(以上《青山集》卷一一)。
运动无昼夜,柄任谁与持。
霹雳驾飞雪,盛夏移冬威。
功成给众食,势转随圆机。
翻思兵家言,千仞俯可窥。
又想对明月,大壑投珠玑。
睥睨巧匠手,不使差毫釐。
牛驴免穿领,僮仆逃胼胝。
利用固已博,沉吟岂虚辞。
愿将水磨篇,荐之调鼎司(以上《青山集》卷一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台水磨的运作场景,并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劳动智慧的赞美和对社会贡献的思考。
前四句像镜头特写:坚硬的石头被凿出深深凹槽,水轮在清澈的水流中转动。水磨日夜不停地工作,却没人知道是谁在操控它——这里暗含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意。
中间八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水磨的威力:水流冲击如雷鸣飞雪,盛夏时节竟带来冬天的寒意。磨好的粮食供养众人,水轮随着水流自然旋转。诗人由此联想到军事战略(居高临下的优势)和自然美景(月光下像珍珠撒落深谷),将实用与诗意完美结合。
后六句转向更深层的思考:赞叹工匠的精巧手艺(误差不超过毫厘),水磨减轻了人畜劳作的辛苦(牛不用拉磨、仆人免于长茧)。最后提出建议:这样实用的发明,应该推荐给管理国家粮食的部门——既赞美劳动智慧,又体现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全诗妙在把普通农具写得气势磅礴(如"霹雳驾飞雪"),又将实用价值提升到济世安民的高度,展现出宋代文人关注民生、重视科技的一面。就像现在人们赞叹一项发明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充满设计美感,诗人用文学语言表达了同样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