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和许远死守睢阳城的悲壮故事。诗人用热血沸腾的笔调,歌颂了两位将领的忠诚与勇气。
前两句描写战场惨烈:睢阳城被叛军重重包围(百战孤城),敌人用云梯疯狂攻城(八面摐、摇撼旌旗),但守军依然顽强抵抗。这里"摐"是撞击的意思,形容敌军攻势凶猛。
中间四句是诗眼:两位将军的忠诚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忠如天日),他们的义气比天还高(义薄云霄)。在粮草断绝的情况下(绝粒七旬),宁愿吃树皮战马也不投降,最后与万千将士一起壮烈牺牲(同枯万骨)。"叠双"这个词很妙,既指两人并肩作战,也暗含"双忠"的美誉。
最后两句最催泪:战马和侍童都饿死了(宝马姬僮毙),将士们饿得吐血(饮血),却仍拖着虚弱的身躯在城墙上死守(登陴力扛)。"陴"就是城墙,这个细节把悲壮感推向极致。
全诗就像一部战争大片,既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又有感人的特写镜头。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必死仍要坚守"的精神,这种气节穿越千年依然让人热血沸腾。诗人没有直接说"他们多伟大",而是用"吃树皮""吐血守城"这些具体画面,让英雄形象活生生地立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