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歌十二章 其十 ①岱峰第十
岱峰触云根,膏雨来天门。
自皇之来矣,解网赐生存。
天下民自以不冤。
自皇之旋矣,频施除复恩。
岱峰峨峨,肃然祥风。
乘朝曦,播神功。
周览沧海,圣泽庞洪。
道光素王,心传鲁东。
跻民仁寿中,刑措销兵戎。
自皇之来矣,解网赐生存。
天下民自以不冤。
自皇之旋矣,频施除复恩。
岱峰峨峨,肃然祥风。
乘朝曦,播神功。
周览沧海,圣泽庞洪。
道光素王,心传鲁东。
跻民仁寿中,刑措销兵戎。
现代解析
这首《南巡歌》的第十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分析,可以这样理解: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南巡时的场景和影响,充满了对皇帝仁政的赞美。开头用"岱峰触云根"形容泰山高耸入云,暗示皇帝如同泰山一样崇高威严。"膏雨来天门"则比喻皇帝的恩泽像及时雨一样降临人间,滋润百姓。
诗中提到皇帝南巡时"解网赐生存",意思是放宽法律,给百姓活路,让天下人不再受冤屈。皇帝回京后,又频繁减免赋税,施恩于民。"岱峰峨峨"这几句继续用泰山比喻皇帝的威严,同时描绘祥和的景象,说皇帝像朝阳一样普照大地,带来福祉。
"周览沧海"以下几句,写皇帝巡视四方,恩泽广布。诗中把皇帝比作古代圣王,说他继承了儒家仁政的传统,让百姓安居乐业,达到"仁寿"的理想境界。最后"刑措销兵戎"是说因为政治清明,刑罚减少,战争也消失了。
整首诗用雄伟的自然景象比喻皇帝的威严,用及时雨、朝阳比喻皇帝的恩泽,表达了百姓对仁政的感激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语言虽然典雅,但表达的核心思想很简单:一个好皇帝应该爱民如子,减轻百姓负担,这样天下才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