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赵国兴梅韵自赋

西效有宛枕溪居,特为孤芳小结庐。
窗外横枝疏带竹,花边流水暗通渠。
伊方傲矣百花上,我亦悠然三径馀。
此外不关茅屋事,为谁烟雨自妆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与梅花相伴的清雅生活图景,充满闲适自得的趣味。

前四句像在介绍一个"神仙住处":西边郊外有座临溪小屋,专门为孤傲的梅花建了个迷你院子。窗外梅枝横斜,与疏落的竹子相映成趣,花瓣飘落时,暗香随着流水悄悄流向远方。这里用"孤芳"形容梅花,就像在说一个清高又可爱的朋友。

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很有趣:梅花在百花中傲然独立(像班里那个特立独行的学霸),而诗人自己也在田园小径旁悠然自得(像享受慢生活的上班族)。一个"傲"字写梅,一个"悠然"写人,相映成趣。

结尾两句最妙:诗人说茅屋本与世事无关,但梅花却像爱美的姑娘,特意在烟雨中梳妆打扮。这里把自然景物拟人化,烟雨成了梅花的天然化妆品,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诗意观察。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vlog:镜头从溪边小屋推到窗棂间的梅竹,再切换到飘落溪水的花瓣,最后烟雨朦胧中,仿佛看见梅花在对镜理妆。诗人通过日常景物,传递出"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活智慧。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