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生动有趣,用日常小事写出了生活的美好滋味。
前两句说:春天山里的竹笋和蕨菜本来就鲜甜可口(借用苏轼诗句),没想到在城里还能同时吃到这两样山珍。这里用"难得"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份礼物的惊喜。
后两句特别有意思:打开食盒一看,里面的食材像什么呢?原来是小孩子握紧的拳头(形容短胖的竹笋)配着姑娘纤细的手指(形容细长的蕨芽)。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可爱,把两种食材的不同形态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生活化的比喻,把收到山野食材的喜悦写得妙趣横生。我们读着诗,仿佛也能看到那个打开食盒会心一笑的诗人,感受到春天山野的清新气息。这种把平凡事物写出诗意的本领,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