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吊古

突兀厓门峙,奔涛昼夜喧。
艰危天不祚,仓卒势无援。
海泊千帆入,蛮烟列岛屯。
杜鹃啼转切,潸涕吊忠魂(清赵允閒等重修《厓山志》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厓山的景象,充满了悲壮的情感。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

1. 第一句:“突兀厓门峙,奔涛昼夜喧。”
- 这句描绘了厓门山的险峻。“突兀”形容山势的陡峭,而“奔涛”则是形容海水的汹涌。这两句写出了厓门山的雄伟和海涛的猛烈,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2. 第二句:“艰危天不祚,仓卒势无援。”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无助。“艰危”意味着艰难危险的局势,“天不祚”指的是上天不保佑,不给予援助。“仓卒”形容局势紧急,没有任何援手。整句传达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绝望。

3. 第三句:“海泊千帆入,蛮烟列岛屯。”
- 这两句描绘了海上的情景。“海泊千帆入”意味着船只接连不断地进入海洋,表现了繁忙的海上活动。“蛮烟列岛屯”则是描绘了“蛮烟”(可能指外来的烟雾或战争的烟雾)在岛间弥漫,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局势。

4. 最后一句:“杜鹃啼转切,潸涕吊忠魂。”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之魂的深切怀念。“杜鹃啼转切”形容杜鹃鸟的啼叫声越来越凄切,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悲痛和哀伤。“潸涕吊忠魂”则是诗人感伤地流泪,悼念那些为国家而英勇牺牲的忠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情感,展示了一种悲壮与深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厓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缅怀,表达了对忠诚之魂的敬仰和对过去艰难岁月的感慨。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让读者不仅看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心境与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