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哀四章(二○○八)

默以哀之,其谁来之。
紫芝悬枯,白杨观拱。
萧萧楚些,湍激飘纵。(一章)
抚以顾之,其谁怒之。
烨烨震电,樯橹坼裂。
沉舟摇泛,沧溟欲竭。(二章)
反以思之,其谁知之。
金罍生醭,临酹已倦。
排阘放忧,天迩人远。(三章)
歌以咏之,其谁儆之。
黄鸟于飞,丘阿焉止。
阡陌表畷,植如十字。(四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默哀四章》,创作于2008年,全诗通过四个章节表达深沉的哀思与反思。以下用现代语言逐章解析:

第一章:沉默的哀悼 开头用"默哀"奠定基调,质问"谁会来悼念"。用"紫芝枯萎""白杨拱立"的意象,描绘荒凉死寂的场景。"萧萧楚些"引用楚辞中招魂的语调,配合"湍急水流"的比喻,暗示逝者如被激流卷走的落叶,生命脆弱无常。

第二章:愤怒的质问 情绪转为激愤,"烨烨震电"描写闪电劈裂船桅的震撼画面,暗喻灾难的突然与破坏力。"沉舟摇泛""沧海将枯"用夸张手法,表现灾难规模之大,甚至让大海都濒临干涸,传递出对灾难的震惊与控诉。

第三章:反思的孤独 转向内省,"金罍生醭"(酒器生霉)象征祭奠仪式被长久搁置,人们已疲惫于形式化的哀悼。"推开大门排解忧愁"的动作,却感受到"天近人远"的疏离,揭示灾难后人与人、人与天之间的隔阂。

第四章:警示的歌声 末章用"黄鸟飞翔却无处落脚"比喻逝者灵魂无所归依。"阡陌纵横如十字"既描绘墓地景象,又暗含宗教救赎的隐喻。最后以"十字"收尾,既指坟墓排列,也暗示需要被铭记的警示。

全诗通过"哀-怒-思-警"的情感递进,完成从个体哀伤到集体反思的升华。运用自然意象(紫芝、雷电、沧溟)与人文符号(楚辞、金罍、十字)的交织,将具体灾难升华为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永恒追问。四章结构工整,每章以"之"字结尾形成咏叹调般的韵律,强化了悼念的庄严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