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迁居

病暑暑已退,思归未成归。
人事不可期,当受不当违。
客居汝南城,未觉吾庐非。
忽闻鹊反巢,坐使鸠惊飞。
三绕择所安,一枝粗得依。
我来众草生,渐见百卉腓。
天行若循环,物化如发机。
闭目内自观,此理良密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汝南迁居》讲的是作者在汝南城暂住时的生活感悟,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际遇,语言平实却充满哲理。

逐句解析:
1. 生病与思乡
开头说中暑的病好了,想回家却没能回成。点出人在外漂泊的身不由己——就像生病不由人控制,回家计划也常被意外打乱。

2. 接受现实的态度
"人事不可期"四句说人生充满变数,该接受的就坦然接受。虽然住在汝南的出租屋,但并没觉得这里不像家,体现随遇而安的智慧。

3. 鸟巢的启示
用鹊鸠争巢的典故(类似"鸠占鹊巢"):看到喜鹊抢回巢穴吓得斑鸠飞走,联想到自己像鸟儿一样多次寻找才勉强安定。租房搬家的人看到这里会心一笑——找个落脚处多不容易。

4. 草木与天道
从住下时杂草丛生,到眼看着百花凋谢,发现自然规律像精密的发条装置般运转。这里暗喻人生起伏如同四季轮回,有繁荣就有衰败。

5. 内心的顿悟
最后闭眼沉思,发现这些道理其实就藏在细微处。就像我们某天突然想通:生活里的挫折不过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需过分纠结。

核心魅力:
诗人把租房、想家这些日常琐事,与鸟兽草木、自然规律联系起来,让读者感受到:人生无常本是常态,顺应变化反而能找到安定。这种"既来之则安之"的生活哲学,对现代人应对快节奏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仍有启发。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