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启跸驻喀喇河屯行宫作

习武柔遐蒇事并,安舆虔奉返神京。
两弥月已届严节,三十里而遥吉行(喀喇河屯去热河三十馀里)。
别馆卷阿依旧好,寒林平远入冬清。
流澌却虑拿舟冷,兴寄滦阳与目成(是日未渡河至滦阳别墅故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从热河返回北京途中所作,记录了他途经喀喇河屯行宫时的所见所感。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前四句)写行程安排: 乾隆说自己完成了在热河的习武、安抚边疆等事务,现在恭敬地奉着皇太后的车驾返回北京。虽然已经过了两个月到了严冬时节,但三十多里的路程还算顺利(喀喇河屯距离热河约三十里)。

第二层(五六句)写行宫景色: 行宫的建筑依然保持着往日的精美,冬天的树林显得格外清朗,平坦的原野一览无余。这里用"寒林平远"四个字勾勒出一幅典型的北方冬日景象。

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临时决定: 乾隆考虑到河面开始结冰,乘船渡河可能会太冷,所以当天没有去滦阳别墅。但望着滦阳方向,心中已经产生了游览的兴致。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展现了皇帝出巡的真实细节,既有政务安排,又有生活考量 2. 对冬日景色的描写简洁传神,"寒林平远"尤其精妙 3. 结尾处流露出普通人的游兴,让高高在上的皇帝形象变得亲切 4. 记录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时刻,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乾隆的行程安排

整体而言,这首诗就像一篇简短的旅行日记,既有公务记录,又有风景描写,还带着点小遗憾(没能去成滦阳别墅),读来真实有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