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帽云松图
巍巍紫帽峰,耸翠何盘郁。
天地钟秀奇,鬼神护灵窟。
原头突见若堂封,精魂出入无寻踪。
已睹腾空见佳气,更怜落日生愁容。
阴云黯惨结空暝,长松萧飒西风劲。
荆蔓深愁兔穴藏,岗岭犹瞻石麟并。
嗟哉欲养已无期,流年况复成推移。
草木犹伤望中意,霜露那堪死后思。
方君此哀我亦有,埋玉空山痛应久。
梦魂夜夜绕云松,为问方君曾尔否。
天地钟秀奇,鬼神护灵窟。
原头突见若堂封,精魂出入无寻踪。
已睹腾空见佳气,更怜落日生愁容。
阴云黯惨结空暝,长松萧飒西风劲。
荆蔓深愁兔穴藏,岗岭犹瞻石麟并。
嗟哉欲养已无期,流年况复成推移。
草木犹伤望中意,霜露那堪死后思。
方君此哀我亦有,埋玉空山痛应久。
梦魂夜夜绕云松,为问方君曾尔否。
现代解析
这首《紫帽云松图》是一首充满哀思的山水诗,通过描绘紫帽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紫帽峰的雄伟和神秘。"巍巍"形容山峰高大,"耸翠"描绘山色青翠,"盘郁"则表现山势曲折幽深。后两句说这里是天地灵气汇聚之地,连鬼神都守护着这个神奇的地方。这些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庄严肃穆的基调。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诗人开始具体描写山中的景象。他看到山头上突起的坟墓("堂封"),感叹逝者的灵魂来去无踪。既能看到山间祥瑞的云气,又为落日景象感到哀愁。接着描写阴云密布、西风劲吹、松树摇曳的萧瑟景象,以及野草丛生、石兽(石麟)静立的墓地场景。这些景物描写都带着浓浓的哀伤情绪。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诗人直接抒发自己的哀思。他感叹想要尽孝却为时已晚("欲养已无期"),时间流逝更添伤感。看到草木都会触动思念之情,更何况是在寒霜白露的季节怀念逝者。最后四句诗人说自己的悲痛和诗中方君一样深切,每晚梦魂都会萦绕在这片松林间,并反问方君是否也有同样感受。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借景抒情的手法非常高明,每一处景物描写都暗含情感
2. 对仗工整,如"已睹腾空见佳气,更怜落日生愁容"
3. 情感真挚,把对逝者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动人
4. 结尾的反问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哀思更具感染力
诗人通过紫帽峰的壮美景色与墓地的萧瑟景象形成对比,将对亲人的思念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整首诗既有山水画的意境美,又饱含人间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