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信州作叠山先生书院访其后以奉祀事敬赋二绝 其一

国破家亡志不移,文山心事似相期。
当年不落豺狼口,成败于今未可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南宋忠臣谢枋得(号叠山)的故事。诗人用简单有力的语言,赞美了谢枋得在国家灭亡时依然坚守气节的精神。

前两句"国破家亡志不移,文山心事似相期"是说:即使南宋灭亡、家庭破碎,谢枋得的志向始终不变,他和文天祥(号文山)有着同样的爱国情怀。这里用"似相期"巧妙地把两位爱国志士联系起来,暗示他们精神相通。

后两句"当年不落豺狼口,成败于今未可知"更有深意:诗人假设如果谢枋得当年没有殉国(不落豺狼口),那么历史结局或许会有转机(成败未可知)。这种假设既表达了对英雄的惋惜,也引发读者对历史可能性的思考。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感。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豺狼"的比喻、"未可知"的留白,让读者自己体会忠臣的崇高和历史的无常。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白的赞美更有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