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吴孟周司训真草书谱

古来书学宗史籀,竹简遗文象科斗。钟张真草更入神,片楮至今藏不朽。

先生下笔绝代无,鸣玉绾结青珊瑚。况闻篆隶太倔强,百金一字传东吴。

墨池浸没玄兔颖,魑魅反走空堂静。金戟交撑日月轮,银钩倒画龙蛇影。

欧虞褚薛真出群,精妙只数王右军。英姿老气欲飞动,悬珠快剑相纷纭。

呜呼百世谁复识,我今作歌重刻石。莫同茧纸旧兰亭,閟入昭陵永难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书法家吴孟周的书法艺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他高超的书法技艺。

开头几句说自古以来书法都以史籀(古代书法家)为宗师,竹简上的文字像蝌蚪一样古朴。钟繇、张芝(都是著名书法家)的楷书和草书更是出神入化,他们的作品至今保存完好。这里通过列举古代书法大师,为后文赞美吴孟周做铺垫。

接着重点描写吴孟周的书法:他的字举世无双,像美玉串联、珊瑚交错般精美。他的篆书和隶书风格独特,一字难求,在江南一带非常有名。这里用珠宝美玉来形容书法的美感。

然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书法魅力:墨池里的毛笔像月宫玉兔的毛,连鬼怪看到他的字都吓得逃跑。他的字像金戈铁马撑起日月,笔画像银钩般勾勒出龙蛇的影子。这些比喻既生动又气势磅礴。

随后将吴孟周与唐代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相比,认为只有王羲之(王右军)能与之媲美。他的字既有英武气概,又灵动飘逸,像悬挂的珍珠和挥舞的宝剑。

最后发出感叹:这样的艺术百年难遇,我要把这首诗刻在石碑上。希望这些墨宝不要像王羲之的《兰亭序》那样被埋入唐太宗的昭陵,后人就再也看不到了。这里表达了对书法艺术传承的珍视。

全诗通过丰富想象和夸张比喻,把抽象的书法艺术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书法的美感和气势。同时表达了对艺术家的敬仰和对艺术传承的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