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在外漂泊的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客里栖栖叹食艰"直接点明作者处境:在异乡为生活发愁,日子过得很艰难。第二句"桃源也复念人间"用陶渊明的桃花源典故,说即使向往世外桃源,心里还是放不下人间现实。
接下来两句用对比手法写社会现状:朝廷里的官员们(九重鹥鹭)只想着荣华富贵(金屋),而边疆(玉关)却战事不断,百姓受苦。这里"万里烟尘"指战争,"痛"字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
第五六句借景抒情:看到梅花开放(节物可怜梅竞出),感叹自己像水上浮萍一样漂泊,反而羡慕鸟儿知道归巢(浪萍长羡鸟知还)。这里用"可怜"形容梅花,其实是说自己处境可怜。
最后两句是决心:明天就骑马归隐(跋马归仙隐),过写字喝酒、悠闲自在的生活。一个"傲"字特别传神,表现了作者想要摆脱世俗束缚的决心。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的生活感受: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又有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诗人用梅花、浮萍、归鸟这些常见意象,把这种矛盾心理写得特别生动。最后决定归隐的宣言,既洒脱又带着几分无奈,很容易引起现代人"想逃离996"的共鸣。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