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太湖

九秋霜净冷菰蒲,落日扁舟渡太湖。
震泽波涛看底定,三江风浪接虚无。
乱山点点浮苍玉,远雁双双下绿芜。
虾菜几时归范蠡,眼中披豁见雄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乘船渡过太湖的壮阔景象,同时融入了历史感慨和人生抱负。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深秋时节,霜气清冷,湖边的水草(菰蒲)显得萧瑟,诗人乘着小船在夕阳下横渡太湖。

中间四句写渡湖时所见:太湖(古称震泽)的波涛看似平静,实则与三江的风浪相连,浩渺无边;远处零星的山峰像青玉般点缀在湖面,成双的大雁飞向长满绿草的岸边。这些画面既有宏大的气势,又有细腻的生机。

最后两句借范蠡的典故抒怀:范蠡功成身退后隐居太湖,诗人以"何时能像范蠡一样归隐"的设问,反衬出自己当下"眼中豁然开朗,胸怀壮志"的豪情。看似向往隐居,实则更渴望实现抱负。

全诗通过动静结合的画面(平静的湖面与暗涌的风浪、孤舟与群雁),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巧妙融合,在苍茫的秋景中透露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