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以下并见释空海《文镜秘府论》)
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
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
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论云,此六句犯长撷腰病)。
池牑风月清,閒居游客情。
兰泛樽中色,松今弦上声(此四句犯长解镫病)。
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
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论云,此六句犯长撷腰病)。
池牑风月清,閒居游客情。
兰泛樽中色,松今弦上声(此四句犯长解镫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生动画面,同时暗含了两种诗歌创作中容易出现的结构问题。
前六句像一组清晨快照:晨光随着更漏(古代计时器)流动,早风送来此起彼伏的笳声。旗帜上的纹饰缠绕着桂叶,骑兵身影掠过桃花。碧绿潭水倒映着春光,远处青山却还顶着残雪。这些画面切换很快,每句都像独立镜头,缺少连贯的叙事线索,这就是所谓的"长撷腰病"——好比一个人腰部太长导致身体不协调。
后四句转入闲适场景:池塘边的微风明月,闲居游客的悠然心境。兰花在酒杯中摇曳,松涛化作琴弦上的清音。这里每句意思都完整,但四句之间像四个并排放置的灯笼(解镫即卸下马镫),彼此缺乏递进关系,形成"长解镫病"。
全诗亮点在于用鲜明意象构建意境:晨光与笳声的动静结合,旗纹与桃花的视觉交错,潭水春色与青山残雪的冷暖对比,最后用兰色松声收尾,把视觉听觉嗅觉通感融合。虽然存在结构问题,但画面感极强的描写依然能让读者感受到春日清晨的鲜活气息和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