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画面,同时透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前两句"缥缈碧云飞两凫,泥中久辱胡为乎?"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只野鸭在蓝天白云间自由飞翔,却质问为何要长久困在泥泞中。这里的野鸭可以理解为诗人自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后两句"仙山楼阁不归去,万树桃花今在无?"则转向对理想世界的追问。诗人向往传说中的仙山楼阁,却无法归去;又担心那片美丽的桃花林是否还存在。这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理想可能已经消逝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对比(碧云vs泥泞、仙山vs现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渴望超脱尘世,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困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