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日本乃木大将殉日皇事感赋

将军死所胜沙场,凛凛君臣义不忘。早识大伦捐二子,晚标奇节报先皇。

飞腾洒落千秋思,忠孝坚贞一室芳。亡国孤累惊破柱,伤心无面赞堂堂。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日本将领乃木希典为明治天皇殉死的事,作者借此表达对忠义精神的感慨。

前两句说乃木将军选择为天皇殉死,比战死沙场更有意义,突显了君臣之间崇高的道义。三四句讲他早年就深明大义,牺牲了两个儿子,晚年又以殉死这种特殊方式报答天皇。这里"大伦"指最重要的伦理关系,"奇节"是说不同寻常的节操。

五六句赞美乃木将军的忠孝精神会永远流传,他一家人都坚守着这种美德。"飞腾洒落"形容精神境界高超,"一室芳"是说全家都品德芬芳。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看到亡国之人(可能指当时中国的处境)还在为生活奔波,对比乃木将军的壮烈,自己都羞愧得没脸去赞扬他了。"破柱"比喻破碎的生活支柱,"堂堂"形容乃木将军光明磊落的形象。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用日本将领的忠烈反衬当时中国的衰败,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气节的呼唤。虽然写的是外国将领,但核心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