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送惠砚溪归吴

人柳初眠嘶别骑。
婪尾杯干,送客还吴市。
春水一湾双塔寺,中庭尽种相思子。
俊侣铜驼游倦矣。
我亦扁舟,早晚成归计。
试唤红儿来树底,翻香小令樽前记。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好友的场景,充满离愁别绪又带着洒脱的江湖气。

上片用生动的画面感拉开离别序幕:柳树下马儿嘶鸣(人柳初眠嘶别骑),喝光践行酒(婪尾杯干),送朋友回苏州(吴市)。接着镜头切换到朋友归途中的风景——春水环绕的双塔寺,院子里种满红豆树(相思子),用红豆寄托思念之情。

下片转入抒情:曾经一起在洛阳铜驼街游玩的朋友已经厌倦漂泊(俊侣铜驼游倦矣),而作者自己也准备乘船归乡(我亦扁舟)。最后两句最有趣:叫来歌女(红儿)在树下唱曲,把新谱的小调记在酒杯旁。这种看似随性的举动,反而透露出深沉的离愁。

全词妙在把伤感藏在潇洒的行为里——喝酒、看风景、听曲子,这些日常场景中饱含着对友情的珍视。特别是"相思子"和"翻香小令"的细节,让离别不是痛哭流涕,而是化作可以品尝、可以吟唱的记忆。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