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写的,诗中描绘了他在金陵白下亭送别朋友时的情景和心情。
首先,诗人提到了“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这里的“驿亭”是指古代的驿站,是旅行者休息和更换马匹的地方。三棵杨树在驿亭前,正对着白下城的大门。这句话描绘了诗人送别的地点,是一个典型的古代驿站场景。
接着,“吴烟暝长条,汉水齧古根”,这里的“吴烟”可能是指江南水乡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悠远的感觉;“长条”可能是指柳树的细长枝条。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了离别时的哀愁和依依不舍。而“汉水齧古根”则是用拟人的手法,形容汉水似乎在咬着古树的老根,增加了离别的悲凉感。
然后,“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诗人回忆起以往送别时的情景,那时候大家还笑着谈话,如今又要分别,回首间,笑声似乎被什么阻挡了,表现了离别的无奈和伤感。
最后,“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诗人希望在他离别后,如果还能见到那三棵杨树,能代他攀爬一下,仿佛在向树倾诉离别的哀愁,这样的表达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离别的哀愁。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留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