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寒食

插柳才惊寒食逢,弟兄奔走各西东。
落花有恨随风舞,芳草无情泣露浓。
白发暗添沦落里,青春已过乱离中。
寥寥先陇南山外,谁为持觞一扫松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战乱逃亡中度过寒食节的凄凉心情,用简单直白的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说插柳枝时才猛然发现寒食节到了,但兄弟们早已四散逃难。这里"插柳"是寒食节习俗,本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却只剩孤独。

中间四句用落花、芳草、白发、青春四个意象形成强烈对比:花瓣带着怨恨被风吹散,青草却冷漠地挂着露水(像在哭泣);白发悄悄增多是因为漂泊受苦,而最好的青春年华全浪费在了战乱中。这些对比突出了个人命运在乱世中的无奈。

最后两句最扎心:祖坟孤零零地在南山外,现在连个祭扫的人都没有。"持觞扫松"是祭祖仪式,但战乱让最基本的尽孝都成了奢望。这里藏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连给祖先敬杯酒都做不到,普通人想要安稳过日子有多难。

全诗没有直接写战争多残酷,但通过"兄弟离散""不能祭祖""青春被毁"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战乱对普通人的伤害。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个意象都像钝刀子割肉,后劲十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