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禅师在江边建亭的禅意画面,充满哲思和想象力。
开头两句写老禅师怕惊扰鸥鸟,所以建了一座空亭来表达对自然的尊重。"杯渡"用典故暗指禅师像古代高僧一样超脱。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春水荡漾时,坐在亭中仿佛飘在天上;晚风吹拂时,又像在月光中漫步。这些意象把普通的亭子升华成连接天地的禅意空间。
五六句转折写人生感悟:诗人说自己像江海中的过客,所谓"到达彼岸"不过是虚名。最后用庄子典故收尾:深夜山谷中谁能真正超脱?这个疑问留给庄子回答,暗指人生困惑难解。
全诗妙在把物理空间(亭子)转化为精神空间,用"水月行舟"的意象群,把禅意、人生漂泊感和庄子哲学自然融合。普通读者能感受到:我们都在生命长河中漂流,所谓的归宿可能就像水月倒影,看似真切却难以把握。这种对生命本质的诗意追问,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