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老惠麸乾走笔奉寄

何人弹铗苦思鱼,食肉而飞亦任渠。
谁见东堂病居士,山僧乞食亦分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得很有趣,用日常小事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讲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人像战国冯谖那样敲着剑柄抱怨没鱼吃(比喻对生活不满),也有人像庄子笔下的大鹏鸟一样,有肉吃就潇洒飞走(比喻随遇而安)。诗人用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后两句转到现实场景:你们可曾见过那位住在东堂的病弱文人(可能指诗人自己)?连山里的和尚来化缘时,他都会分些食物给对方。这里"麸乾"(麦麸做的干粮)和"分馀"的细节特别生动,展现出文人清贫却慷慨的形象。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处世哲学藏在生活琐事里。通过对比"要鱼吃的"和"有肉就飞的"两种人,最终用自己分食物给僧人的实际行动,表达了知足常乐、乐于分享的人生态度。语言看似平淡,却透着文人特有的幽默和智慧。

毛滂

毛滂(1056——?约1124), 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人。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