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湿云不收烟雨霏,峡船作滩梢庙矶。
杜鹃无声猿叫断,惟有饥鸦迎客飞。
西真功高佐禹迹,斧凿鳞皴倚天壁。
上有瑶簪十二尖,下有黄湍三百尺。
蔓花虯木风烟昏,藓佩翠帷香火寒
玉色頩颜不可干,人间错说高唐梦。
杜鹃无声猿叫断,惟有饥鸦迎客飞。
西真功高佐禹迹,斧凿鳞皴倚天壁。
上有瑶簪十二尖,下有黄湍三百尺。
蔓花虯木风烟昏,藓佩翠帷香火寒
玉色頩颜不可干,人间错说高唐梦。
现代解析
这首《巫山高》描绘了巫山神秘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神话传说,营造出一种亦真亦幻的独特氛围。
开篇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湿漉漉的云雾笼罩着烟雨蒙蒙的峡谷,船只艰难地在险滩上前行。听不到杜鹃啼叫,猿猴的哀鸣也消失了,只有饥饿的乌鸦绕着客人盘旋。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阴郁压抑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巫山的神秘与险恶。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用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来展现巫山的雄伟险峻。诗人想象西王母(西真)协助大禹治水,用斧头凿出了这陡峭如鳞片般的山崖。十二座像玉簪般的山峰高耸入云,山下是湍急的黄色激流。这里把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巧妙结合,赋予巫山一种神圣感。
最后四句转入更神秘的意境:藤蔓古木在暮色中显得朦胧不清,长满青苔的神庙里香火冷清。山神("玉色頩颜"指面容如玉的山神)严肃不可亵渎,诗人由此感叹世人都误解了"高唐神女"的传说。这里暗示巫山的真面目远比民间传说更加庄严神秘。
全诗通过现实景物、神话传说和主观感受的交织,既展现了巫山险峻的自然风光,又赋予其超凡脱俗的神性色彩。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巫山真正的魅力不在于香艳的传说,而在于它那令人敬畏的天然神韵。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