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寄杨应宁

颓云湿不飞,酿作楚江雪。
林木冻已僵,汀苇吹欲折。
荒村烟火稀,野寺钟声歇。
端居思美人,千里成阔别。
天寒鸿雁窅,地僻音尘绝。
囊琴谁共弹,怅望颇郁结。
贻此琼瑶图,愿言诵高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萧瑟的江边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开头四句用"湿漉漉的乌云""冻僵的树木""折断的芦苇"等意象,勾勒出寒冷阴郁的冬日景象。乌云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化作漫天飞雪;江边的树木冻得僵硬,芦苇在寒风中摇摇欲折。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中间四句转向人文景观。"稀少的炊烟""沉寂的钟声"暗示这里人迹罕至,连寺庙都显得格外冷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格外思念远方的友人杨应宁。"千里阔别"道出了两人相隔之远,思念之深。

后六句进一步抒发思念之情。诗人感叹天寒地冻,连传信的鸿雁都不见踪影;地处偏远,音讯全无。他想弹琴抒怀,却无人共赏,只能惆怅地望着远方。最后诗人将这幅冬日图景赠予友人,希望友人能从中感受到自己对其高洁品格的赞美。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冬日寂寥之美和深厚友情。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让读者在感受寒冷冬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温暖的人情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