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五首 其四

边庭日日老风沙,更向楼头听晓笳。
莫怪壮夫容鬓改,白头苏武也思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

第一句"边庭日日老风沙"直接点出边疆环境的恶劣——每天都要面对风沙的侵蚀,"老"字既形容风沙的持久,也暗示人在这种环境下加速衰老。

第二句"更向楼头听晓笳"写战士清晨在城楼上听到军号声,"更"字突出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笳声本是军令,在这里却显得格外孤寂。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莫怪壮夫容鬓改"说不要惊讶壮年战士容颜衰老,因为最后一句点明"白头苏武也思家"——就连坚贞不屈的苏武在白发苍苍时也会想家。这里用苏武牧羊的典故,说明思乡是人之常情,再坚强的战士也有柔软的一面。

全诗通过风沙、军号、白发等意象,生动展现了边疆军人承受着自然环境与思乡之情的双重煎熬,表达了对他们坚韧与柔情的深刻理解。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军人荣耀背后的艰辛。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