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其三十七

大海阔三千,巨深五六万。
余特七尺躯,入里饮一顿。
当时枯竭尽,龙王自出现。
大阅经藏门,请为说一遍。
依如说无法,龙王悟知见。
卖君髻中珠,隐在如来殿。
戴将军陈头,贼降不敢战。
世上有仁人,得永离贫贱。
不贪有为身,当见如来面。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夸张的比喻和神话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修行获得智慧、最终超越物质束缚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1. 人与自然的较量(前六句)
诗人用"大海深广"比喻世俗欲望的庞大,而"七尺身躯"代表渺小的凡人。有趣的是,当人把海水"喝干"(象征看破欲望),反而让龙王(象征智慧)主动现身。这里告诉我们:战胜欲望不是靠蛮力,而是需要彻底放下。

2. 求知的转折点(中间六句)
龙王请诗人讲经的桥段很妙——表面是神话故事,实际是说当人清空杂念后,真正的智慧才会显现。就像现代人总在手机里找答案,其实放下手机静心思考,反而能想通很多事。"卖宝珠"的比喻,暗示真正的宝贝(智慧)就在我们心中。

3. 修行的真谛(最后四句)
结尾用"戴盔退敌"的生动画面,说明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力量。最后四句像是给现代人的建议:做个善良的人,不被物质绑架(不贪身),保持精神追求(见如来),就能活出自在人生。这里的"如来"可以理解为内心的觉醒状态。

全诗用神话外衣包裹着朴素哲理:与其拼命追逐外在,不如修炼内心。就像现代人追求豪宅豪车,但诗中说真正的"财富"是知足常乐的心态。这种用夸张故事讲道理的方式,既有趣又发人深省。

庞蕴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