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述的是作者对一种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心灵慰藉的心态。
首句“薄宦苦营营”,这里用“薄宦”形容官职卑微,生活艰辛;“苦营营”是指忙碌奔波。整句话的意思是,作者觉得自己的官职小,生活很辛苦,每天都在忙碌奔波。
接下来,“半世长亭复短亭”,这句借用古代驿站的景象,表达人生旅途的漫长和曲折,暗示了作者的生活经历丰富且充满挑战。作者在这里用“长亭”和“短亭”来形容时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第三句“一旦结茅当叠嶂,云屏”,则是描绘作者逃离喧嚣、追求宁静的理想生活。他决定在山间修建茅屋,以云为屏,远离世俗纷扰。这反映了作者渴望远离繁杂尘世,寻找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接下来的“朝暮阴晴几样青”,说明作者喜欢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阴翳密布,他都能从中找到乐趣,享受自然之美。
“浊酒瓦盆盛。农父无才却有情”两句,描述了作者在山间的生活,喝酒时用瓦盆盛放,与朴实的农民交谈,虽然他们或许没有什么才华,但情感真挚,这是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好雨知时公到此,安宁。话到盆空月满庭”则是在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即希望像及时雨那样,在恰当的时机带来安宁与和谐,整个夜晚闲聊到酒盆空了,月光洒满了庭院,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日常琐事的超脱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真诚人情的欣赏与赞美。
许有壬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