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晋卿春晓图

忆昔扁舟经洞庭,夜凉落月潮水平。
舟行数里不知远,隔林隐隐闻鸡声。
推篷起视西山麓,烟景微茫接溪曲。
芳草依稀谢朓村,绿树深沉子真谷。
须臾旭景开曈昽,千山万山图画中。
谁家楼阁依晴翠,朱门绣幕垂东风。
楼外园林春已遍,楼中美人梦初断。
疏帘半卷落花深,年华却逐莺声换。
别来烟月几经秋,楚天西望空生愁。
玉堂此日见图画,仿佛湖山曾旧游。
何时拂衣赋归去,孤棹还寻旧游路。
雨过芳洲春水深,更拟蹇裳采芳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过去乘船经过洞庭湖的经历,以及现在看到《春晓图》后触发的感慨。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回忆往昔:开头写诗人曾经夜晚乘船经过洞庭湖,月色朦胧,湖水平静。船行数里后听到远处鸡鸣,推窗看到西山脚下烟雾缭绕的景色,联想到古代诗人谢朓和隐士子真生活过的地方。很快太阳升起,照亮群山,宛如一幅画卷。

2. 画中春景:诗人描写画中的春日景象——楼阁掩映在翠绿中,朱门绣幕随风轻摆。楼外春意盎然,楼中美人才从梦中醒来。落花堆积,时光随莺啼流逝。这部分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富贵与闲适交织的春日生活。

3. 当下感慨:最后诗人感叹离别多年,如今在"玉堂"(可能指官署或书房)看到这幅画,仿佛重游故地。他渴望辞官归隐,再乘小船重走旧路,在春雨后的芳洲采摘香草,表达了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夜航回忆-画中春色-现实感慨"的结构,将往昔经历、画作内容和当下心境自然串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和对官场生活的倦怠。诗中"烟景微茫""千山万山图画中"等句画面感极强,而结尾"蹇裳采芳杜"的想象,更传递出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