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世人想要沾染金银的铜臭,大多都是往黄山白岳山一带游览。
黄白:黄山、白岳(今齐云山)。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huī)州。
世人都执着于去那多商、多金的徽州,我就连做梦都不想去到那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人想要沾染金银的铜臭,大多都是往黄山白岳山一带游览。
世人都执着于去那多商、多金的徽州,我就连做梦都不想去到那里。
注释
黄白:黄山、白岳(今齐云山)。
简析
很多人引用过这句诗词,大多是赞美徽州的人文风景优美,鲜有人知道这句诗词的来历及其蕴含的深意。当时徽州非常富裕,令世人趋之若鹜,都想去那里找点门路、混个机会,但汤显祖却明显不屑于此。他说,“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生有许多想去的地方,独独没有梦到过徽州。表明了他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愿折腰攀附权贵的高洁人格。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朋友劝作者去黄山、白岳山(徽州地区)游玩,但实际暗含了更深层的感慨。
前两句"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用了双关语:"黄白"既指黄山、白岳山,又暗指黄金白银。表面意思是"想看富贵气象,就该去黄山白岳游玩",实则讽刺当时徽州商人追逐金钱的风气。
后两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是诗眼。作者说自己一生最"痴"(执着)的,就是从不梦想去徽州。这里的"痴"其实是反话,表达的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漠。用"无梦"二字,既表明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态度,又带着几分清高自许。
全诗妙在:
1. 用旅游建议作引子,实际谈的是人生观
2. "黄白"双关语自然巧妙,不露痕迹
3. 最后两句看似平淡,实则力道千钧
4. 短短20字,把清高自守的文人风骨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含蓄中见锋芒、平淡处显深意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