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行
山有八重,四面一式。
当牛斗之分,应台宿而出。
自此年复年,于斯拱辰极。
离地四万八千丈,摩宵淩汉望不得。
去州一百四十里,一头亚入沧海侧。
中有金庭不死乡,上有庆云光五色。
玉堂贝阙生莲花,凤翔神鸾飞联翼。
间或龙吟虎啸兮嗷呜,隐约鸟语蛩鸣兮啾唧。
瑶琳醴泉适逢,草药丹材不识。
葛仙翁,分以植,已来茗圃烟如织。
王子乔,乘鹤匿,难可等期空伫忆。
凭谁燕食胡麻饭,任我犁别菱花拭。
者回勘破西来意,学道耽之东越国。
当牛斗之分,应台宿而出。
自此年复年,于斯拱辰极。
离地四万八千丈,摩宵淩汉望不得。
去州一百四十里,一头亚入沧海侧。
中有金庭不死乡,上有庆云光五色。
玉堂贝阙生莲花,凤翔神鸾飞联翼。
间或龙吟虎啸兮嗷呜,隐约鸟语蛩鸣兮啾唧。
瑶琳醴泉适逢,草药丹材不识。
葛仙翁,分以植,已来茗圃烟如织。
王子乔,乘鹤匿,难可等期空伫忆。
凭谁燕食胡麻饭,任我犁别菱花拭。
者回勘破西来意,学道耽之东越国。
现代解析
这首《天台行》描绘了一座神秘而壮丽的天台山,充满了神话色彩和道家思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山的气势
诗开头用"八重山""离地四万八千丈"等夸张数字,突出山的高耸入云、遥不可及。说它像牛郎织女星一样对应着天上的星宿,强调这是座连接天地的神山。
2. 仙境描写
山中藏着"金庭不死乡"(长生不老的神仙居所),有发光的祥云、玉石建造的宫殿,莲花盛开,凤凰飞舞。时而传来龙吟虎啸,时而听见鸟虫鸣叫,还有神奇的泉水和不认识的仙草——这些都是在塑造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世界。
3. 神仙故事
诗中提到两位著名仙人:葛仙翁(葛洪,炼丹大师)在这里种茶,王子乔(周灵王太子)乘鹤隐居。但普通人想遇见他们很难,只能空自怀念,暗示修道成仙并非易事。
4. 修行感悟
最后四句最有人间烟火气:吃着芝麻饭(道家养生食物),用菱花镜(暗喻看透虚幻),终于参透禅机("西来意"指佛法真谛),却还是选择在东越(天台山所在地)专心修道。这说明作者在求仙与现实中找到了平衡。
全诗用瑰丽想象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仙境,但结尾又落回现实修行,反映出古人既渴望超脱又脚踏实地的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追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