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八首其四

建业春云咫尺看,云中宫阙旧长安。
孝陵只在钟山上,紫气遥凭白日寒。
剑佩千秋还凤舞,关河四顾自龙蟠。
至今父老谈神武,匹马传书定契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古称建业、金陵)的春日景象和历史沧桑,充满对明朝开国辉煌的追忆。

前两句写眼前春景:南京城上春云近在眼前,云中若隐若现的宫殿让人想起旧日长安(这里借指南京曾作为都城的繁华)。"咫尺看"和"旧长安"形成时空交错感,既写实景又引发历史联想。

中间四句聚焦明孝陵(朱元璋陵墓):孝陵就在钟山上,在阳光下紫气(祥瑞之气)与寒光交织。这里用"紫气""白日寒"的冷暖对比,既显皇家气象又暗含盛衰无常。"剑佩千秋"说当年朱元璋像凤凰展翅般开创基业,"关河龙蟠"形容南京地势险要如龙盘踞,但如今只能"四顾"追忆。

最后两句转写民间记忆:老百姓至今还在谈论朱元璋的神武事迹,比如他单枪匹马送战书降服契丹(实际是虚构情节,用来突显朱元璋的英勇)。通过父老口述传奇,把历史荣耀拉回现实。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春日云彩切换到皇陵夕阳,再闪回开国盛况,最后定格在茶馆说故事的老人身上。用云气、日光、龙凤等意象串联古今,在写景中寄托对王朝兴衰的感慨,既有宏大气象又带着人间烟火气。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