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公见寄次韵奉答 其三

阶前惊犬虎频过,门外催租吏更喧。
欹枕月横千丈石,种芝云里四时园。
崇高枫陛今惟圣,贫病桑枢旧姓原。
苦雨闭门如坐井,一帘垂地未教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文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充满了自嘲与豁达的复杂情绪。

前两句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了生活的窘迫:台阶前的狗被频繁经过的差役吓得乱叫,门外催租的官吏喧闹不停。这种嘈杂场景反衬出诗人生活的清苦。

中间四句展现了诗人超脱的精神世界:虽然只能斜靠在枕头上看月亮,但在他眼中月亮像千丈高的巨石般壮美;虽然只能在云雾缭绕的园子里种些草药,却把这当作四季如春的仙境。这里用夸张的比喻,把平凡事物写得气势恢宏,体现了苦中作乐的豁达。

后四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朝廷现在只崇尚权贵,而自己像古代隐士原宪一样贫病交加。最后用"坐井观天"的比喻,说连绵阴雨让自己像困在井底,连门帘都不敢掀开,既写实又暗含对处境的自嘲。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困顿的生活写得充满诗意,用夸张的想象把简陋的环境写得气象万千,展现了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风骨。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