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傍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一句诗背后的意思:
第一句:“昏目还应虑夕晖”,这里的“昏目”指的是傍晚时分,光线逐渐变暗。诗人说,这时的光线会让鸟儿感到担忧,担心天色将晚。这句诗通过“昏目”和“夕晖”这两个词语,巧妙地传达了傍晚时分的氛围感。
第二句:“春暄且趁短垣飞”,“春暄”是指温暖的春意,“短垣”指的是矮墙。这一句的意思是,虽然黄昏来临,但温暖的春日依然让小鸟们感到舒适,它们趁着温暖的春光,在矮墙附近飞来飞去。这一句通过描绘小鸟们的活泼形象,反映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无端一阵催花雨”,“无端”是指突然而来的,“催花雨”则是指一场骤然而至的春雨。这一句的意思是,突然间,一阵春雨不期而至,为这幅春日傍晚的景象增添了一抹阴凉。这句诗通过“无端”一词,给读者传达了春雨突然来临的惊喜感。
最后一句:“湿透嘉宾褐色衣”,“嘉宾”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或其他客人,他们的衣服因春雨而被打湿。这一句的意思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让诗人的衣服全部湿透。这句诗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春雨的多变,也通过湿透的衣服,展示了春雨带给人的真实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傍晚春雨中鸟儿的描写,以及诗人自身经历的一场春雨,展现了春天的多变和美丽。诗人在诗中捕捉到了春天傍晚的特定景象,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些景象表达得生动有趣。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