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寒潮送陈都阃文

渺渺来京口,苍茫接远汀。
寒声随落月,流影带疏星。
楚树遥村暝,吴山隔岸青。
夜深舟泊处,欹枕若为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夜江畔的静谧画面,传递出旅途中的孤寂与对远方的思念。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船来到京口(今镇江),眼前江水浩渺,与远处沙洲连成一片苍茫景象。"寒声"两句用听觉和视觉交织:月光下江水流动的声音仿佛带着寒意,水波中倒映着零星星光,营造出清冷空灵的氛围。

中间两句通过两岸景物对比:江南的树木在暮色中渐渐模糊,而隔江的吴地山峦依然青翠可见。这一明一暗的对比,暗示诗人身处异乡,遥望对岸时产生的心理距离。

最后两句写夜深泊船时,诗人斜靠枕头难以入眠。结尾"若为听"三字很妙,既像是专注聆听江声,又像是恍惚中期待听到什么(或许是故乡的声音),将漂泊者的孤独感表现得含蓄而深刻。

全诗就像用文字勾勒的水墨画,通过"寒月""疏星""夜舟"等意象,把冬季长江的萧瑟与游子的惆怅融为一体,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浸透寒意的静谧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