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桂子月中落

古来灵隐标奇胜,鹫岭龙宫相掩映。
静夜千峰散绿烟,清秋万顷开冰镜。
云外飘飖若雨珠,广寒迸出青珊瑚。
淋漓露气垂金粟,缥缈天香坠玉壶。
初疑仙杵投灵药,忽似昙花零碧落。
衔实何方集远鸡(洞冥记云有远飞鸡衔桂实来南土),绕枝几度惊飞鹊。
银阙琼楼不可攀,长留膏馥在人间。
传神独有延清句,不用淮南赋小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灵隐寺秋夜桂花飘落的美景,充满神话色彩和艺术想象力。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欣赏:

1. 画面感十足的桂花雨
诗人用"飘飖若雨珠"形容桂花飘落的样子,就像天上撒下的珍珠雨;"青珊瑚"比喻月光下的桂枝,显得珍贵又神秘。夜里的山林笼罩着绿色雾气(散绿烟),月光下的西湖像一面巨大的冰镜,这些比喻让寻常的秋夜变得如梦如幻。

2. 神话与现实的交织
诗中提到广寒宫(月宫)、仙人的捣药杵、衔桂实的远飞鸡等神话元素,把桂花飘落说成是月宫里的珊瑚碎裂、仙药洒落人间。最有趣的是借用"飞鸡衔桂"的典故,解释南方桂树的来历,给自然现象蒙上传奇色彩。

3. 香气的艺术表达
诗人不直接说"桂花很香",而是用"天香坠玉壶"这样生动的画面:仿佛天上的香气凝结成实体,掉进了玉壶里。"膏馥"(浓郁的香气)一词更是把无形的香味比作可以长久保存的膏脂,突出桂花香气的持久醇厚。

全诗最后点出:这样奇幻的美景,只有好诗句(延清指宋代诗人林逋)才能传神记录,比《淮南子》里描写仙山的辞赋更动人。这其实是在赞美眼前实景比虚构的仙境更美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