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渡溠河

旌旗断续出林峦,部曲喧豗过石滩。
残月没时愁地险,宿云收处觉天宽。
自知不武还为将,漫使閒身也属官。
落尽黄榆秋色老,楚山清晓石楼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清晨率军渡过溠河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辛与将领内心的复杂情绪。

开篇两句用"旌旗断续"和"部曲喧豗"勾勒出一支行进中的军队形象,旗帜在树林间若隐若现,士兵们吵吵嚷嚷地走过石滩,充满动感。接着用"残月"和"宿云"的意象,既交代了拂晓时分的时间背景,又通过"愁地险"和"觉天宽"的对比,暗示了行军途中的艰难与希望。

中间两句直抒胸臆,将领自嘲"不武还为将",说自己并非勇武之人却担任将领,让悠闲之身也成了官场中人,流露出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对官场束缚的无奈。这种坦诚的自省让将领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结尾两句以景结情,用"落尽黄榆"和"楚山清晓"的秋景,烘托出萧瑟凄凉的氛围。"石楼寒"三字更是点睛之笔,既实写清晨楼阁的寒意,又暗喻将领内心的孤寂与苍凉。

全诗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受巧妙融合,在展现军旅行程的同时,也道出了为将者的责任与困惑。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秋晨的寒意和将领的复杂心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