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五之三)

茫然不肯住林间。有处即追攀。将他死语图度,怎得离真丹。
浆水价,匹如闲。也须还。何如直截,踢倒军持,赢取沩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人对修行的执着和顿悟的过程,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开头说这人不安于待在舒适区("住林间"),到处寻找修行方法("有处即追攀")。但他犯了个错误:死抠书本理论("死语图度"),结果离真正的修行核心("真丹")越来越远。

中间三句是转折:修行其实没那么贵("浆水价"),放下执念就轻松了("匹如闲"),但该还的"债"还得还——暗示要直面自己的问题。

最后给出解决方案:与其绕弯子,不如直接掀桌子("踢倒军持"指打破常规)。就像禅宗沩山大师那样,用最干脆的方式开悟。这里的"军持"是僧人用的水瓶,象征固有的修行形式。

全词精髓在于: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而在破除执念的勇气。作者用"踢水瓶"这种生动动作,教人别被条条框框束缚,要像武侠片里的大侠那样,用最直接的方式突破瓶颈。这种思想对现代人的启示就是:解决问题有时需要跳出常规思维,简单粗暴反而最有效。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