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治甬上居,闲逸安暮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新居安享晚年的闲适生活。

前两句"新治甬上居"说的是主人公刚在甬上(宁波一带)置办了新住所。"治"字透露出精心打理的意味,不是随便找个住处,而是用心布置的养老之所。后两句"闲逸安暮齿"则直接点明主题:在悠闲安逸中度过晚年。"暮齿"这个比喻很形象,用牙齿的衰老代指人生的晚年时光。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简练的语言(仅10个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退休生活图景。通过"新居"与"暮年"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对生活的从容态度——虽然年岁已高,但仍有心情布置新家;虽然搬了新家,却不追求热闹繁华,只求一份清闲安逸。这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智慧,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向往的精神境界。

孙沔

孙沔(996年—1066年),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大臣。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补赵州司理参军。宋仁宗时历监察御史、陜西转运使。曾两知庆州,因有外交治才,颇受依用。皇祐年间,任湖南、江西路安抚使,兼广南东、西路安抚使,因协助狄青平定侬智高有功,授枢密副使。后因“淫纵无检”遭御史弹劾,徙官寿州。宋英宗即位后,被起为资政殿学士、知河中府,改知庆州。治平三年(1066年),改观文殿学士、知延州,在赴任途中去世,年七十一(一作七十二),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威敏”。《全宋诗》录其诗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