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密令杨彦文再举学官皆中正
三年不相见,相见当何时。曩别不谓久,后期庸可知。
周南滞留地,宿昔太史悲。春草愁山中,王孙发垂丝。
怀宝常若迷,献玉常若疑。闻君已屡荐,终岁独差池。
得鹿在诡遇,亡羊实多岐。著书成自乐,回首空相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久别重逢的感慨和人生际遇的无奈。
开头四句写朋友三年不见,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上次分别时没觉得会这么久,但人生无常,谁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呢?这里透露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中间部分用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周南滞留"用孔子困于陈蔡的典故,"太史悲"指司马迁的遭遇,都在说人才被埋没的悲哀。春草愁、王孙发白,都在描绘郁郁不得志的状态。
"怀宝若迷"四句直接写朋友的处境:明明有才华却得不到赏识,虽然多次被推荐,但始终没能获得重用。这里用"得鹿"(靠运气获得)和"亡羊"(因选择太多而迷失)的比喻,说明人生机遇难以把握。
最后两句是自我宽慰:既然仕途不顺,不如安心著书自娱,但回头想起这些遗憾,还是忍不住思念和感慨。全诗在无奈中透着一丝豁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在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