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张念七的,庆祝他科举高中。全诗充满对朋友的欣赏和鼓励,也流露出作者自己的隐逸情怀。
前四句夸赞朋友年少有为:
1. "少年初见一经横":你年纪轻轻就精通经典(指科举考试内容),初次亮相就让人惊艳。
2. "籍籍文场蔼俊名":在文人圈子里,你的才名早已广为流传。
3-4句用对比手法:你志向高远想超越祖辈(张家前两代都有人高中状元),虽然这次中举比同辈晚了些,但依然值得庆贺。
后四句转入庆祝和抒情:
5. "赐袍便欲欺芳草":中举后穿的官袍比春草还鲜亮,用拟人手法写官袍的华美。
6. "贺酒犹能及落英":我们现在庆祝还赶得上春天的尾巴(落英指晚春),暗示虽然中举晚但为时不晚。
最后两句转向自己:
7-8. "我早就有归隐山林的念头,就等着和你一起在太平盛世吟诗作乐了"。这里既表达了对朋友未来仕途的祝福,也透露了自己向往闲适生活的心境。
全诗亮点:
- 用"芳草""落英"等春天意象烘托喜庆氛围
- 通过对比(追二祖/后诸生)展现朋友的非凡志向
- 结尾巧妙地把庆贺和朋友情谊、个人志趣融为一体
- 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堆砌典故,容易引起共鸣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